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家庭模式负压伤口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评价
作者姓名:蒋琪霞  周济宏  董珊  牛妞  彭青  黄秀玲
作者单位:1.210002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门诊部伤口护理中心 2.210002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 3.210023江苏省南京市,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4.210009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研究中心
*通信作者:蒋琪霞,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E-mail:jiangqixia1963@163.com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南京军区创新课题(14MS103);军队卫勤能力创新专项课题(20WQ027)
摘    要:背景 负压伤口治疗是全球公认的有效技术,国外广泛应用于医院、社区和家庭。国内主要在医院环境中实施,研究能否在家庭环境中安全、有效开展此技术,对提高我国慢性伤口患者的家庭治疗水平和效果有积极意义。目的 评价家庭模式负压治疗处理慢性伤口的安全性与效果,为在家庭中开展此技术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12月共纳入128例慢性伤口患者,非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干预组66例,对照组在伤口护理门诊接受负压伤口治疗(门诊模式),干预组在家庭环境中接受负压伤口治疗(家庭模式),均连续治疗14 d,然后采用标准湿性疗法随访治疗3个月。安全性指标:负压治疗过程中观察伤口出血、皮肤浸渍、漏气报警、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效果指标:观察负压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细菌阳性率、面积缩小率、深度缩小率及随访治疗3个月的伤口治愈率、愈合时间。结果 对照组脱落率为8.1%(5/62)、干预组脱落率为1.5%(1/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57例、干预组65例完成了3个月的负压治疗和随访,两组负压治疗时间接近〔(17.5±7.6) d比(18.4±7.9) d,P>0.05〕。两组皮肤浸渍、漏气报警次数及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一例发生伤口出血。干预组治疗14 d的面积缩小率〔(49.4±22.1)%〕高于对照组〔(33.4±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的伤口治愈率比较〔(81.5%(53/65)比54.4%(3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愈合时间短于后者〔(51.7±16.9) d比(61.9±17.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模式负压伤口治疗能够安全、有效地用于各类慢性伤口,改善伤口治疗效果,可用于慢性伤口的家庭护理。

关 键 词:负压伤口治疗  慢性伤口  伤口感染  家庭护理  伤口愈合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全科医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全科医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