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运动诱发电位与间隙内压监测对筋膜间隙综合征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引用本文:李军,黄照国,左红才,陶忠亮,周许辉.运动诱发电位与间隙内压监测对筋膜间隙综合征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4):1691-1692.
作者姓名:李军  黄照国  左红才  陶忠亮  周许辉
作者单位:1. 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骨科,242000
2. 上海长征医院骨科
摘    要:目的探讨运动诱发电位对筋膜间隙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2001年10月-2007年8月,对267例小腿、足损伤患者经双侧腘窝磁刺激坐骨神经,以最大输出量的70%刺激。同心圆针电极插入小腿及足部各筋膜间隙内相应的肌肉中,记录各自的运动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及波幅变化。同时采用Whiteside法测压装置监测各筋膜间隙内压的变化并观察临床表现。结果23例主诉伤肢无法忍受的剧痛进行性加重,并伴有明显伤肢肿胀,相应肌肉MEP潜伏期明显延长,当潜伏期为健侧的(1.86±0.31)倍时,筋膜间隙内压均大于30mmHg,确诊为筋膜间隙综合征。结论通过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与间隙内压监测对筋膜间隙综合征诊断的对照研究发现:MEP作为诊断筋膜间隙综合征的客观指标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 键 词:损伤  筋膜间隙综合征  运动诱发电位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