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寰枢椎失稳后路内固定技术的生物力学评价
引用本文:谭明生 王慧敏 吕维加. 寰枢椎失稳后路内固定技术的生物力学评价[J]. 美中国际创伤杂志, 2006, 5(2): 11-15
作者姓名:谭明生 王慧敏 吕维加
作者单位: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骨科,100029;香港大学骨科学系脊柱外科部
摘    要:
目的:评价两种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技术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采用8具新鲜人尸体枕颈部标本(C0—C3),进行寰枢失稳前后及不同方式固定后三维生物力学测试。旋转力矩为1.0Nm,屈伸力矩为1.5Nm。内固定方式为目前提倡的三种寰枢椎后路内固定技术,即经关节突侧块螺钉结合后路Gallie钢丝固定技术、Goel侧块螺钉固定技术和Tan经寰椎后弓侧块螺钉固定技术。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Fish's最小二乘法差异分析(LSD)及Tambane’s T2,进行统计学处理,评价不同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性能。结果:前后、屈伸和侧屈时,不同器械固定组测定的刚度值无明显差异,与未受损组间比较亦无明显差异(P〉0.05),但与失稳组相比都有增高(P〈0.05)。扭转时,未受损组与失稳组比较刚度测定值差别不大(P〉0.05);而三种内固定组的刚度明显增大(P〈0.001),TA+Gallie组与Goel组间比较差别不大(P〉0.05),而Tan技术组与前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侧块螺钉固定方式所提供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与金标准(Margerl+Gallie技术)相似,Tan经寰椎后弓侧块螺钉固定技术显示有更强的抗扭转性能。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着重考虑置钉的安全性,而不是固定的强度。

关 键 词:寰枢椎固定  生物力学  颈椎  失稳  脊柱固定系统
文章编号:1538-814X(2006)02-0011-05

Biomechanical Evaluation on Lateral Mass Screw Fixation Techniques for Atlantoaxial Instability
Tan Mingsheng, Wang Huimin, Lv Weijia. Biomechanical Evaluation on Lateral Mass Screw Fixation Techniques for Atlantoaxial Instability[J]. U.S.Chine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2006, 5(2): 11-15
Authors:Tan Mingsheng   Wang Huimin   Lv Weijia
Abstract:
Keywords:Atlantoaxial fixation   Biomechanics   Cervical spine   Instability   Spinal instrumentation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