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心理特权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
引用本文:吕芳.心理特权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20,41(6):945-947.
作者姓名:吕芳
作者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包头,014010
摘    要: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攻击行为的产生往往伴随诸多消极后效的出现1],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人格发展等具有重要影响2].在攻击行为产生机制的实证研究中,一般攻击模型是目前被广泛运用的解释框架,认为主观认知、人格特质等个体因素对攻击行为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3].心理特权指一种感到有权利获得优待、被豁免社会责任的主观信念或知觉,能够诱发个体的攻击行为4].心理特权水平较高的个体容易与他人发生人际冲突5-6],更可能做出言语攻击7],伴随更多的攻击行为8]、敌对9].而自我威胁理论认为,自恋者更容易表现出敌意和攻击行为10-11],自恋与攻击行为之间有着持续稳定的正向关系12-14].马基雅维里主义指个体在认知、情绪与情感和行为方面具有阴暗面,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在心理与行为上多表现为擅长操纵、对他人持不信任态度、冷酷无情、道德感薄弱等15].一般攻击模型理论为马基雅维里主义与攻击行为的关系提供了线索,马基雅维里主义水平较高的个体容易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16].

关 键 词:精神卫生    攻击    危险行为    学生    问卷调查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学校卫生》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学校卫生》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