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发作期用药规律分析* |
| |
作者姓名: | 倪萍 杨勤军 杨程 张星星 韩明向 李泽庚 |
| |
作者单位: | 安徽中医药大学 合肥 230031;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呼吸病防治研究所 合肥 230031,安徽中医药大学 合肥 230031,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呼吸病防治研究所 合肥 230031;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合肥 230031,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呼吸病防治研究所 合肥 230031;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合肥 230031,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呼吸病防治研究所 合肥 230031;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合肥 230031,安徽中医药大学 合肥 230031;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呼吸病防治研究所 合肥 230031;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合肥 23003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临床防治中心-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能力建设项目(国中医药规财函[2014]146号):支气管哮喘;负责人:李泽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函[2009]95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肺气虚证重点研究室”;负责人:李泽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81874431):基于mTORC1调节自噬相关复合体Beclin1/Bcl-2研究芪玉三龙汤抗非小细胞肺癌机制;负责人:李泽庚。 |
| |
摘 要: |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医药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组方规律,为临床制定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处方用药及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检索1988-2018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以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发作期的文献,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构建儿童哮喘发作期方药数据库,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779首方药,涉及药物259味,其中常见证型为热性哮喘证,常用药物40味,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为麻黄、苦杏仁、甘草;药物使用以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补虚药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药性以温、寒、平稍多;归经主要归肺、脾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出二项关联规则26条,三项关联规则40条,四项关联规则12条;系统聚类分析得出药组10个。结论 中医药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方药以化痰平喘、温肺化饮、清肺止咳、补益肺脾、息风解痉、祛瘀通络为主。用药性味体现了苦温、苦寒燥湿化痰,辛温宣肺祛邪,辛开苦降调节气机升降的思想。
|
关 键 词: | 支气管哮喘 中医药治疗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儿童 |
收稿时间: | 2019-03-25 |
修稿时间: | 2020-06-25 |
|
|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