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CT和MRI表现 |
| |
作者姓名: | 刘佳佳 刘岭岭 张家伟 朱子超 龚瑞 丁惠强 陈志强 |
| |
作者单位: | 750004宁夏,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刘佳佳,张家伟,朱子超);750004宁夏,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放射科(刘岭岭,龚瑞,陈志强),脊柱骨科(丁惠强) |
| |
基金项目: | 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Z2012002);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BEG03033);宁夏医科大学校级科研项目资助(XY201827) |
| |
摘 要: | 【摘要】目的:探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BS)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经流行病学、影像学、实验室及病理检查确诊的70例BS患者的相关资料,并分析其CT和MRI表现。结果:70例BS患者共累及172个椎体,其中累及腰椎123个(71.51%),尤以下腰椎受累为著,骶椎18个(10.47%),胸椎17个(9.88%),颈椎14个(8.14%);累及相邻2个椎体46例(65.71%),相邻3个及以上椎体21例(30%,最多累及连续5个椎体),“跳跃征”3例(4.29%)。影像表现:虫蚀状骨质破坏伴骨质增生硬化最常见(96/172,占55.81%);大片状骨质破坏较虫蚀状骨质破坏更容易发生死骨(86.36% vs 13.64%)、椎体压缩(85.71% vs 14.29%)及后凸畸形(100% vs 0%)。椎间隙多正常(25/70,35.71%)或轻度狭窄(25/70,35.71%),可伴有“周围真空现象”(11/70,15.71%),终板破坏呈“类许莫氏结节”(32/70,45.71%);局限性椎旁脓肿和硬膜外脓肿分别占85.42%(41/48)和88.10%(37/42),仅6例脓肿内可见钙化;累及背部竖脊肌3例,累及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马尾及终丝均为1例。结论:BS好发于下腰椎,影像上多表现为相邻椎体虫蚀状骨质破坏伴骨质增生硬化,椎间隙多正常或轻度狭窄,椎旁脓肿与硬膜外脓肿均较局限;BS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结合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表现可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
|
关 键 词: | 布鲁杆菌病 脊柱炎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
| 点击此处可从《放射学实践》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放射学实践》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