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颈椎前后路手术治疗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研究
引用本文:詹碧水,蒋雪生,周国顺,姬亚锋.颈椎前后路手术治疗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1):1300-1304.
作者姓名:詹碧水  蒋雪生  周国顺  姬亚锋
作者单位:313008 浙江省湖州市,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骨科
*通信作者:詹碧水,副主任医师;E-mail:zhanbishui@126.com
摘    要:目的 比较颈椎前路混杂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和后路椎管成形术结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5年6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7例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前路组(37例)和后路组(30例)。前路组采用颈椎前路减压三个间隙短节段钢板内固定和一个间隙自锁融合器融合术,后路组采用后路椎管成形术结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术前、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颈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小于后路组,住院时间短于后路组(P<0.05)。两组在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较术前升高,颈痛VAS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3、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前路组颈痛VAS均低于后路组,颈椎曲度均高于后路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神经血管并发症。结论 颈椎前路混杂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和后路椎管成形术结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均能够有效改善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神经功能,但与后路手术相比,前路手术能够减少术中损伤,更好恢复并改善颈椎曲度,是治疗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优先选择方案。

关 键 词:颈椎病  颈椎前路融合术  椎体成形术  手术后并发症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全科医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全科医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