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Ethibond缝线复位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 |
| |
作者姓名: | 汤睿 刘沛 |
| |
作者单位: | 湖北省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湖北孝感 432100,湖北省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湖北孝感 432100 |
| |
基金项目: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7ZDXM-SF-009) |
| |
摘 要: |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Ethibond缝线复位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例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病人,在关节镜下常规前内、前外侧入路结合双后内侧入路显露骨折,将PCL重建定位器置入并在其引导下由前内向后于撕脱骨折床3点和9点处钻出导针,制造两骨隧道。术中使用双根5号Ethibond缝线在韧带后方骨块近侧打结,经胫骨双骨隧道将缝线拉出于胫骨前侧,充分复位骨折块,缝线收紧打结固定。术后定期随访,了解骨折复位、愈合情况及活动度,采用KT 1000测量及后抽屉试验评估膝关节稳定性,比较手术前后的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结果随访时间为19~28个月,平均24.5个月。术后6周骨折均愈合,复位良好。术后6个月,所有病人后抽屉试验均为阴性,无伸膝、屈膝受限,平均屈膝活动度为138.5°±3.5°。手术前后的KT 1000测量值分别为(10.9±0.7)mm、(1.5±0.6)mm,Lysholm评分分别为(36.5±4.9)分、(94.2±3.3)分,Tegner评分分别为(2.6±0.8)分、(6.7±0.4)分;IKDC评分:术前C级7例(31.82%)、D级15例(68.18%),术后A级21例(95.45%)、B级1例(4.55%)。上述指标手术前后的数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关节镜下经胫骨双骨隧道应用5号Ethibond缝线复位固定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固定方法简便可靠,临床疗效满意。
|
关 键 词: | 后交叉韧带 骨折 关节镜检查 缝线 |
收稿时间: | 2019-11-13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骨科》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骨科》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