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
| |
作者姓名: | 邵旭光 马育霞 孙昕 |
| |
作者单位: | 1. 天津市海河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天津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天津,300350;2. 沧州市中心医院 老年内科,河北 沧州,061001 |
| |
摘 要: |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天津市海河医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环磷酰胺片,25 mg/次,1次/d,每周增加25 mg,最大量150 mg/d,每治疗2周休息2周;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5 000 U/次,2次/d,每个月注射前两周,两组均治疗4个月。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影像–生理评分(CRP)评分、动脉血氧分压(pO_2)和肺活量(VC)、血浆白介素-6(IL-6)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临床评分和生理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的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O_2和VC均有所提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pO_2和VC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IL-6和TNF-α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3.33%、1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关 键 词: |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 环磷酰胺片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临床-影像-生理评分 动脉血氧分压 肺活量 血浆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
收稿时间: | 2016-03-09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药物与临床》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药物与临床》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