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病-药-量”探讨《中华医典》含竹沥中药方剂相应规律的数据挖掘
引用本文:骆宾妃,董佳威,刘红宁,曾展,姚佳,陈钰,陈晓凡.基于“病-药-量”探讨《中华医典》含竹沥中药方剂相应规律的数据挖掘[J].中草药,2023,54(8):2536-2545.
作者姓名:骆宾妃  董佳威  刘红宁  曾展  姚佳  陈钰  陈晓凡
作者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研究中心, 江西 南昌 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 中医基础理论分化发展研究中心, 江西 南昌 330004
基金项目: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建设项目“药食两用产品循证评价重点研究室”(5252101005);江西中医药大学1050青年人才工程项目(5141900102)
摘    要:目的 分析《中华医典》中含有竹沥中药方剂“病-药-量”的相应规律,为竹沥的临床诊疗应用及深入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整理《中华医典》中含有竹沥的中药方剂,录入Excel 2016构建临证方药数据库,对其病症、证型、药物使用频次、功效类别、性味归经、剂型及用量等进行统计分析,运用SPSS Statistics 22.0、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结果 共收集含竹沥方剂349首,主治病证分类共99种,其中高频病证(≥20次)主要为“中风”“痰饮”“咳嗽”,治疗“中风”证型以风痰瘀阻为主,“痰饮”以饮停胃肠为主,“咳嗽”以痰热郁肺为主;组方中使用频次≥50次的药物有19味,使用频次较高的有生姜、甘草、茯苓、陈皮等,药物功效种类以化痰止咳平喘药、补虚药、清热药为主;药性使用频次最高的为寒性药,其次为温性药,药味多选用甘、苦、辛味,药物归经以脾、胃、心经为主;高频病症剂型及药物用量分析显示,治疗“中风”时,剂型多为汤剂,竹沥用量多为100 mL,核心药物配伍重用防风以祛风化痰,改善脑络痹阻;治疗“痰饮”时,剂型多为丸剂,竹沥用量为200 mL...

关 键 词:竹沥  《中华医典》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聚类分析  组方规律  常用剂量
收稿时间:2022/11/19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中草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草药》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