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象比类语境下的中医学 |
| |
作者姓名: | 贾春华 |
| |
作者单位: |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100029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173464):“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认知心理学研究与动态认知逻辑刻画,负责人:贾春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373770):具身心智视域下的中医五行概念隐喻的认知心理语言逻辑研究,负责人:贾春华;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发展基金项目(2016-ZXFZJJ-008):认知神经语言学视阈下的基于中医语言的中医思维研究——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负责人:贾春华。 |
| |
摘 要: | 研究以朱丹溪、张景岳对阴、阳有余不足的论争为切入点,从取象比类的立场分析其各自形成阴阳有余或不足的依据与原因,继而从“伏气”“非典”“提壶揭盖”与“增水行舟”“理饮汤”等诸多层面探究隐喻在认识病因、疾病、治法、方剂所起到的指引作用,藉此揭示中医传统理论由一串串的隐喻构成,一个好的隐喻不仅可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同时也是确立治则、创制方剂的重要源泉。“取象比类”之后的中医理论将由具有层级结构与并列结构的隐喻构成。
|
关 键 词: | 中医学 取象比类 隐喻认知 现代医学 |
收稿时间: | 2017-07-11 |
修稿时间: | 2017-08-20 |
|
|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