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如何把握肺结核临床治愈的标准
引用本文:黄永良.如何把握肺结核临床治愈的标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8):548-548.
作者姓名:黄永良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监狱医院放射科,213355
摘    要:我是一名基层放射线诊断医师。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常遇到这种情况:临床完成了治疗肺结核患者的疗程,患者已无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也正常,临床复查时要求我们回答患者的肺结核是否稳定了?以此决定患者是出院还是继续治疗。虽然x线胸片显示阴影比较清楚,密度较高,但未达到病灶无活动性的观察时间。按一般教科书上所说,稳定期肺结核应具备以下条件:病变无活动性,空洞闭合,痰菌连续阴性(每月至少查痰1次),如空洞仍然存在,则痰菌阴性需1年以上。所谓病灶无活动性,是指阴影经x线6个月观察无可见的变化者,毋须全部纤维化和钙化。此标准关系到患者是否继续治疗和休息,以及结核病治疗的成败和医患关系,我们就曾遇到可能与过早参加劳动有关的肺结核复发病例。为此请教专家:先诊断结核趋向稳定,再经过6个月观察病灶无变化,无相关症状和体征,再诊断为结核稳定呢?

关 键 词:肺结核患者  临床治愈  标准  放射线诊断  继续治疗  痰菌阴性  x线胸片  无临床症状  实验室检查  活动性
收稿时间:2006-02-23
修稿时间:2006年2月23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