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活动分析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中的应用
引用本文:郑金利,丘卫红,李奎,欧海宁.活动分析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5):1-3.
作者姓名:郑金利  丘卫红  李奎  欧海宁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省广州市510630
摘    要:目的:探讨如何通过活动分析法系统地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使脑卒中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患者的自理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方法:选择2002-02/2004-08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脑卒中后偏瘫患者82例.随机分成两组:①治疗组41例,男24例,女17例;脑出血13例.脑梗死28例;平均年龄(58&;#177;9)岁。②对照组41例,男23例,女18例;脑出血15例,脑梗死26例;平均年龄(57&;#177;9)岁。使用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分析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治疗组采用活动分析法,治疗程序为:入院时第1次评估,针对性制订治疗方案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先由作业治疗师对患者在日常生活活动治疗室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再逐渐过渡到病房进行真实环境的日常生活活动,30min/次,1次/d,治疗1个月后再次评估。对照组治疗程序为:入院时做第1次评估,治疗师给予日常生活活动指导,30min/次、1次/周.1个月后再次评估: 结果:82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组41例,总有效率98%(40/41),15例达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完全自理(64分),13例达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大部分自理(51-63分),12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部分自理(31~50分),1例没有明显进步(0-30分);对照组41例,总有效率76%(31/41),8例达到完全自理,10例达到大部分自理,14例部分自理,9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没有明显进步。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活动、自理活动、日常生活活动总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功能活动、自理活动、日常生活活动总分比较(7.13&;#177;5.58.4.16&;#177;3.38);(13.35&;#177;7.93,6.65&;#177;5.09);(19.90&;#177;8.18,lO.81&;#177;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选择和使用适合偏瘫患者的活动分析法并针对性地制订治疗方案更加有利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关 键 词:脑血管意外  偏瘫  日常生活活动
文章编号:1671-5962-(2005)45-0001-03
收稿时间:2005-09-03
修稿时间:2005-11-30

Application of task analysis in the training of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in hemiplegic patients after stroke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