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浅谈门诊小儿患者的心理护理
引用本文:张瑞枝.浅谈门诊小儿患者的心理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5(3):400-401.
作者姓名:张瑞枝
作者单位:锡林郭勒盟盟医院,内蒙古 锡林浩特,026000
摘    要:心理护理是优质护理服务中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做好小儿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对于这个特殊群体来说更为关键,而且在小儿就医过程中尤为重要。当患儿在打针输液时,因疼痛、恐惧、环境及人员陌生等原因会产生各种不适应的表现1],如:患儿拒绝治疗,治疗过程中持续反抗;有的患儿啼哭不止,直至治疗结束;有的患儿只要看到医护人员就哭闹等。其往往会产生连锁反应,一人哭闹其他患儿也会相应加入哭闹的群体中。不利于疾病治疗,甚至会加重病情,同时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患儿家长产生焦虑心情,进而导致患儿家长不能接受小孩扎针时的哭闹,拒绝接受治疗。因此,做好门诊患儿的心理护理工作,是提高整体护理效果的关键。但做好小儿患者的心理护理难度很大,对于门诊输液室来说难度更大,患儿接触护士的时间比较有限,而且门诊患者多、工作繁忙、流动性大,护士要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既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又要完成大量的治疗工作,这就对门诊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具备较好的业务知识及技能外,还要学习了解小儿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利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小儿心理护理;同时又要提升自身的语言行为、态度、业务技能、工作技巧、方法等综合素质,以满足患儿及家属的需求,不断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内涵。

关 键 词:心理护理  小儿患者  优质护理服务  就医过程  护理质量  门诊患儿  门诊输液室  门诊护士  护理难度  工作技巧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