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康复机器人治疗对脑瘫痉挛型偏瘫患儿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刘前进 李思佳 胡晓诗 冯天扬 冯阿美 李晓松 张燕庆 张通 |
| |
作者单位: | 1.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 100068;2.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儿童物理疗法科,北京 100068;1.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 100068;3.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康复科,北京 100068 |
| |
摘 要: |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机器人治疗对脑瘫痉挛型偏瘫患儿患侧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探索机器人康复训练能否替代人工训练。方法:将脑瘫痉挛型偏瘫患儿4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4),对照组每天进行常规康复训练2次;观察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1次、上肢机器人训练1次,2组均训练8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脑瘫儿童手功能分级(MACS)、墨尔本单侧上肢功能评定量表(MUUL)进行评定,测量患侧肘关节、肩关节水平位主动活动度(ROM)。结果:与训练前比较,训练后2组MUUL评分均有显著增高(P<0.0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训练后2组MACS评分均较训练前有显著降低(P<0.0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训练后2组肩关节水平内收ROM均较训练前有显著增加(P<0.0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训练后2组肩关节水平外展及肘关节ROM较训练前均有显著增加(P<0.01),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常规康复训练能促进脑瘫痉挛型偏瘫患儿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效果与人工效果相当,在某些方面要优于常规人工训练。
|
关 键 词: | 脑瘫 机器人 痉挛型偏瘫 上肢 康复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康复》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康复》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