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湿疹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主要特点为皮损对称分布、呈多形性、易反复发作、慢性病程、剧烈瘙痒、渗出倾向等。在中医学中湿疹被划分为“浸淫疮”、“湿疮”、“湿毒疮”、“血风疮”等范畴,西医中的阴囊湿疹、婴儿湿疹、耳周湿疹、异位性皮炎与中医中的“绣球风”、“奶癣”、“旋耳疮”、“四弯风”相似。近年来,湿疹发病率不断上升,西医学者认为其发病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因此临床上治疗主要采用抗组胺药物或激素类药物,虽然一定程度上能控制疾病,但不良反应较大,病情易反复,难以治愈。有中医学者认为其发病与饮食不当、痰浊瘀血、外感六淫、气血两虚、毒邪侵袭等因素有关,由于病因及患者体质不同,中医治疗时需遵循辨证分型的原则。目前中医治疗湿疹历史悠久,临床中已存在针刺、中药内服、中药外敷等多种方法,其不良反应较少、疗效较佳,得到了许多医者一致认可。本文对针刺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湿疹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湿疹患者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