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红霉素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内药动学研究
引用本文:周佳能,赵欣,张君,沈琦.红霉素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内药动学研究[J].中国药师,2022(7):1167-1172.
作者姓名:周佳能  赵欣  张君  沈琦
作者单位:1. 大理大学药学院2.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
摘    要:摘要:目的:制备红霉素白蛋白纳米粒,以提高红霉素的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去溶剂化高压均质法制备红霉素白蛋白纳米粒,以载药量、包封率、粒径及多分散系数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试验进行最佳处方工艺的筛选,并对最佳处方工艺进行表征。SD大鼠随机分成2组,分别尾静脉注射红霉素混悬液与红霉素白蛋白纳米粒,比较药动学参数。结果:当药物与白蛋白比例为1∶3、有机相体积为4 ml、高压均质10次、有机相加入方式为注射器注入、搅拌时间为5 h、搅拌速度为700 r·min-1时,所制备的白蛋白纳米粒性质最优,最佳工艺下包封率为(65.61±1.02)%,载药量为(36.49±1.33)%,平均粒径为(280.71±5.82) nm,多分散系数(PDI)为0.20±0.04,电位为-(11.91±2.29) mV。与原料药相比,白蛋白纳米粒的最大血药浓度(Cmax)提高了5.8倍,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2)提高了5.15倍(P<0.01)。结论:以去溶剂化高压均质法制备的红霉素白蛋白纳米粒制备方法简单,制剂稳定性良好,能显著提高红霉素的体内生物利用度。

关 键 词:红霉素  白蛋白纳米粒  生物利用度  高效液相色谱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药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药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