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强化农村预防接种门诊的几点思考
引用本文:王少丽,张庆美,王洪林,薄涛,王爱珍.强化农村预防接种门诊的几点思考[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1999(3).
作者姓名:王少丽  张庆美  王洪林  薄涛  王爱珍
作者单位:青岛市卫生防疫站 266003 (王少丽,张庆美,王洪林,薄涛),青岛市卫生防疫站 266003(王爱珍)
摘    要:一、认清建立预防接种门诊的必要性 据疫情资料反映,经血液传播的肝炎、性病、爱滋病等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远远超过计免相关疾病,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农村卫生条件差,感染者自身行为不洁的因素外,医源性献血、穿刺注射、治疗感染等也是主要原因,尤其是计免(实际上是整个预防接种)接触人口众多,接种对象主要是易感儿童,因接种过程消毒不慎,引起交叉感染。而农村建立预防接种门诊可集中注射疫苗,严格无菌操作,减少或降低传染病的发生。 1987年前农村的预防注射是由乡村医生挨门挨户地分散接种或突击接种,没有足够的冷藏设备,接种点多,管理混乱,造成疫苗浪费使其利用率降低,接种质量难以控制,加之各地防保队伍人员少,车辆短缺,经费不足,使冷链运转周期长,不符合程序要求,接种率特别是接种及时率低,应成立乡镇接种门诊。 二、发挥预防接种门诊的主动性 为了保证接种门诊的顺利开展,在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支持下,1987年财政拨款陆续配备了冷链设备,做到每区、市有冷链车、冷库,每个接种门诊配有冰箱,保证全市冷链运转,保证疫苗冷藏和效价。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