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常见食源性感染致病菌属、种用PCR-RFLP及PCR-SSCP技术鉴定探讨
引用本文:洪帮兴,江丽芳,胡玉山,方丹云,陶剑平,晏辉钧.常见食源性感染致病菌属、种用PCR-RFLP及PCR-SSCP技术鉴定探讨[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5,26(2):151-155.
作者姓名:洪帮兴  江丽芳  胡玉山  方丹云  陶剑平  晏辉钧
摘    要:目的]探讨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IZCR-RFLP)和聚合酶链反应一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进行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属种鉴定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细菌23S rDNA基因作为鉴别细菌属的靶基因,通过设计合适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对13属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和5种不同血清型大肠杆菌扩增产物的酶切片段进行RFLP分析和SSCF,分析。结果]运用通用引物可以扩增出13属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的23S rDNA基因Hpa Ⅱ酶切产物的RFLP分析表明,不同种属的致病菌表现出不同的RFLP图谱,利于进行细菌属的鉴定。不同种属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SSCF,图谱变异性更大,不利于进行种属间鉴别。对5种不同血清型大肠杆菌的23S rDNA基因扩增产物的RFLP和SSCP分析表明,不同血清型大肠杆菌表现出相似的RFLP图谱,SSCP图谱的变异性较大,这有利于进行血清型间鉴别甚至株间的鉴别。结论]PCR-RFLP和PCR-SSCP具有应用于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种、属鉴别诊断的潜力。

关 键 词:23S  rDNA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单链构象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  食源性感染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