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四川汶川地震安置点灾民急性和创伤后应激症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姓名:温盛霖  陶炯  王相兰  郑俩荣  李雷俊  甘照宇  单鸿  张晋碚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学心理教研室
摘    要:目的评估四川汶川地震后第2周转移安置点灾民的急性和创伤后应激症状。方法223名随机抽样地震灾民完成自编调查问卷,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测评的急性应激症状,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清单平民版(PCL-C)测评创伤后应激症状。结果①12.9%的被调查者存在自杀观念,46.7%有中度以上的烦扰,61.2%体验到不同程度的绝望,58.1%最糟糕的感觉持续3 d以上。②SASRQ结果显示:急性应激障碍(ASD)阳性率为7.17%,分离症状的69人(30.94%),有创伤再体验症状的98人(43.95%),有回避症状的70人(31.39%),有焦虑或醒觉性增高症状的117人(52.47%)。③PTSD筛查问卷PCL-C结果显示,筛查PTSD阳性29人(13.0%)。最常见的是再体验症状,发生率为77.9%;其次是高警觉症状,发生率为60.8%;回避麻木症状发生率为42.6%。④SASRQ和PCL-C量表均显示:56~65岁灾民均分最高,36~55岁次之。回归分析显示PCL-C总分与绝望感、最糟糕天数、烦扰程度存在回归关系(回归模型方差分析F=91.312,P<0.001)。结论灾民在地震发生后一周存在明显急性和创伤后应激症状。心理干预应减轻焦虑、警觉性增高和创伤再体验症状;尤其要关注中老年人、有绝望感、最糟糕天数多和烦扰程度重的人群。

关 键 词:地震  灾民  心理应激障碍  影响因素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