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子午流注纳甲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症状的影响
引用本文:韩振翔,刘跃光,魏江磊.子午流注纳甲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症状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8,28(12):865.
作者姓名:韩振翔  刘跃光  魏江磊
作者单位: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风专科,上海,200021
2. 南京中医药大学
摘    要: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甲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将15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子午流注组和循经取穴组,各30例。循经取穴组穴取肩祸、曲池、外关、环跳、足三里,并配合辨证选穴。子午流注组在循经取穴组基础上,依"阳日阳时开阳经之穴,阴日阴时开阴经之穴"的原则,按照《针灸大全》中子午流注纳甲法逐日按时开穴法取穴。两组患者均于上午辰时或巳时开始治疗,10次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患者运动功能症状评分(FMA)和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结果:子午流注组治疗后FMA症状评分(36.13±21.80)较治疗前(73.50±21.53)明显降低(P<0.01),循经取穴组治疗后(54.43±20.89)也较治疗前(62.27±22.91)降低(P<0.05);子午流注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评分(15.40±9.34)较治疗前(27.17±10.81)明显降低(P<0.01),循经取穴组治疗后(23.97±1.30)也较治疗前(27.97±7.72)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子午流注组FMA症状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评分均较循经取穴组改善明显(均P<0.05)。结论:常规取穴基础上配合子午流注纳甲法对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有良好的效果。

关 键 词:子午流注纳甲法  缺血性脑血管病  中风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针灸》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针灸》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