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简化基因组技术的啤酒花栽培种和野生种SNP位点开发及遗传结构分析 |
| |
作者姓名: | 赵亚琴 樊丛照 张际昭 邱远金 辛海量 李晓瑾 张本刚 王果平 |
| |
作者单位: | 新疆中药民族药研究所,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第二军医大学, 上海 200433;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北京 100193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方联合基金资助项目(U1603283);自治区引进高层次人才天池计划(2016,张本刚) |
| |
摘 要: | 目的为揭示新疆啤酒花Humulus lupulus野生与栽培个体间的遗传关系、遗传结构及野生资源的遗传潜力。方法利用SLAF-seq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对新疆20个野生个体和18个栽培个体的SNP位点进行了开发与鉴定。利用系统发育分析、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等方法,从基因组水平揭示了野生种与栽培种之间的遗传结构。结果结果表明,通过SLAF-seq测序共获得863 228个SLAF标签,其中多态性SLAF标签有443 922个,共获得2 867 140个SNP位点。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野生个体和栽培个体整体上可各自分为2个聚类簇。总的Shanon-Wiener指数平均为0.397,其中野生个体为0.455,栽培个体为0.398;总的Nei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249,其中野生个体为0.293,栽培个体为0.250。AMOVA分析表明,啤酒花的主要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间,野生个体与栽培个体之间具有较大的遗传分化。结论新疆分布的野生啤酒花个体与栽培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但是野生啤酒花个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说明新疆啤酒花的野生资源具有较高的遗传育种潜力。
|
关 键 词: | 啤酒花 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 SLAF-seq 野生个体 栽培个体 遗传结构 |
收稿时间: | 2021-02-06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草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草药》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