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帝内经》癃闭辨治
引用本文:雍妙俊,严季澜,李柳骥.《黄帝内经》癃闭辨治[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5,34(4):7-9.
作者姓名:雍妙俊  严季澜  李柳骥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摘    要:《黄帝内经》指出,癃闭的病机主要责之于膀胱、三焦,与肺、脾、肝、肾、督脉有关。〖JP2〗热邪客于膀胱和膀胱气化不利,针刺京骨、委中;从三焦辨治,实则泻之,注重调肝,针刺三焦下合穴委阳;从肺辨治,“当资化源,以助金气”;从脾论治,当分虚实,虚责之于中气不足,实责之于湿;从肝辨治,以疏肝、柔肝、泻肝为主,佐金平木、泻心补脾为辅;从肾辨治,也分虚实,针刺可选择足少阴肾经大钟穴;从督脉辨治,可选任脉之曲骨和阴交,轻者取督脉“脊背之骨穴”,重者取任脉“腹间之肉穴”。针刺治疗癃闭,应遵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的原则,以选取肝肾二经、膀胱经、督脉的穴位为主。

关 键 词:癃闭  黄帝内经  针刺疗法
点击此处可从《安徽中医学院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安徽中医学院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