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盆底器官脱垂患者阴道Ⅰ型胶原及代谢的变化
引用本文:李娟玉,宋岩峰.盆底器官脱垂患者阴道Ⅰ型胶原及代谢的变化[J].广东医学,2007,28(4):551-553.
作者姓名:李娟玉  宋岩峰
作者单位:1. 南方医科大学
2.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妇产科,福州,350025
摘    要:目的 探讨盆底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患者阴道前壁筋膜组织中Ⅰ型胶原含量、合成代谢产物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Carboxyterminal propetide of type Ⅰ procollagen,PICP)及降解代谢产物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arboxy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Ⅰ collagen,ICTP)的变化.方法 选择30例POP患者(POP组)及31例无SUI和POP的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术中行阴道前壁筋膜组织检查(活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量其Ⅰ型胶原、PICP、ICTP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OP组患者阴道前壁筋膜组织Ⅰ型胶原量明显减少,ICTP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PICP含量较对照组稍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OP患者盆底筋膜组织Ⅰ型胶原降解代谢增加,致其含量降低,对盆底支持力产生负面影响,可能是POP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 键 词:盆底器官脱垂  Ⅰ型胶原  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  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  阴道筋膜
收稿时间:2007-01-21
修稿时间:2007-01-21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