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虚精变”理论构建与应用
引用本文:徐新宇,殷一红,叶有骏,崔云,张蔚苓,钱鑫,张婷,王莉.“中虚精变”理论构建与应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7(9):1082-1086, 1114.
作者姓名:徐新宇  殷一红  叶有骏  崔云  张蔚苓  钱鑫  张婷  王莉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上海 200437;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宁波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基金项目: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5号);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023ZF042);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科研专项资助项目(2021FSYYZY08);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J282)
摘    要:目的] 阐发“中虚精变”理论的构建过程及应用。方法] 以《内经》经典论述为研究对象,结合《金匮要略》《辨证录》《严氏济生方》等古籍以及临床见闻,从理论构建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探究。结果] “中虚精变”立足脾虚视角,原因在于现今诱发脾胃损伤的因素繁多,门诊脾虚患者多见,而男科病病程迁延、久治不愈,须从脾胃论治等。《内经》“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的论述启发了中气不足导致精液改变的思路,尤其精液、尿液取象比类。脾胃虚衰之不运、不固、不温和失却推动,同样是引发精液疾病的重要原因。“中虚精变”虽寥寥四字,但涉及脾虚对精室的直接损害以及中虚致虚、中虚致实的间接损害。以“中虚精变”指导临床治疗,当确立健脾顾四脏、不忘祛实邪,祛邪固脾胃、清利不伤正,虚实难辨别、通补最相宜的原则,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归脾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当归芍药散五首代表方以健脾为核心,治疗精液疾病效果显著,启发了临床论治的思路。结论] “中虚精变”理论主要阐发了男性精液疾病与脾虚的关系,通过理论构建及应用阐发,为此类疾病从脾胃论治提供了理法方药的借鉴,对临床具有积极意义。

关 键 词:精液疾病  中虚精变  不育  遗精  早泄  补中益气汤  四君子汤
收稿时间:2022/11/20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