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较高,总体生存率偏低,治疗预后差,已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由于当前胃癌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实施一级预防较为困难,故而对胃癌的二级预防,即胃癌前病变的研究显得极其重要,也成为许多研究者关注的重点。胃癌前病变是发生炎性病变的胃黏膜转化为胃癌的关键病理环节,通常包含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研究证实,随着胃黏膜病变程度不断加重,胃癌发生率和风险也随之增高。因此,早期诊断、有效干预胃癌前病变这一病理环节是胃癌防治及降低其发病率的一种关键措施,且意义重大。越来越多研究表明,中医药能截断和逆转胃黏膜的病理分级,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主客交”理论由温病医家吴有性在《温疫论》中首次提出,原用于对温疫病后期的变证治疗,后经不同医家丰富和发展,现多用来指导多种慢性痼疾的治疗。胃癌前病变属于临床常见的疑难疾病,其演变过程中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与“主客交”正虚邪客,客邪胶结于血脉的核心病机相契合,二者在治则上也彼此相通。故文章以“主客交”理论为切入点,在该理论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