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人工培殖冬虫夏草僵虫颜色变化转录组分析
引用本文:邓小书,卫秋阳,谭发银,郭连安,王嘉,邢康康,陈仕江.基于高通量测序的人工培殖冬虫夏草僵虫颜色变化转录组分析[J].中国现代中药,2023,25(8):1635-1645.
作者姓名:邓小书  卫秋阳  谭发银  郭连安  王嘉  邢康康  陈仕江
作者单位:1.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 400065;2.重庆中医药学院,重庆 402760
基金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STB2022NSCQ-MSX0874,cstc2021jcyj-msxmX0762);重庆市中药研究院自主科技计划项目(zzkjjh2022006);重庆市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cstc2020jxjl-jbky00004);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cstc2020jscx-msxmX0102);重庆市中药研究院科研发展基金项目(ygfz20220008)
摘    要:目的:探索人工培殖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外观品质形成的分子基础。方法:以重庆和康定人工培殖冬虫夏草僵虫为材料,利用Illumina Hiseq 2500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基于差异倍数(FC)和错误发现率(FDR)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具体筛选条件为|log2FC|>1、FDR<0.05。结果:共获得21942个转录本,利用DEGSeq筛选获得157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基因626个、下调表达基因949个;基因本体(GO)数据库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于氨基酸代谢、折叠-分选-降解、糖代谢、转运和分解代谢、辅酶因子和微生物代谢等途径;筛选到66个颜色变化差异表达基因,包含46个氧化还原酶活性相关基因、12个过氧化物酶体相关基因、3个单加氧酶活性调节相关基因、3个黑化反应相关基因、2个活性氧代谢相关基因,其中tyr1、TYR基因可能是冬虫夏草僵虫颜色变化的关键功能基因。结论: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分析获得了人工培殖冬虫夏草僵虫转录组信息特征,为阐明人工培殖冬虫夏草僵虫颜色变化的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关 键 词:冬虫夏草  僵虫  高通量测序  转录组
收稿时间:2022/11/17 0:00:00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现代中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现代中药》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