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系统治疗颈椎病:支撑固定效果近期评价
引用本文:尹飚,唐龙,章波,王簕,丁强,张亮,张志,杨波.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系统治疗颈椎病:支撑固定效果近期评价[J].中国临床康复,2014(22):3487-3492.
作者姓名:尹飚  唐龙  章波  王簕  丁强  张亮  张志  杨波
作者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广东省广州市510150
基金项目:2013年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3J4100101);2013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S2013010011532)
摘    要:背景: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确切,但存在一些诸如吞咽困难、食管瘘等并发症。一种新型具备支撑、融合及固定功能的一体式颈前路椎间融合系统在2008年研制成功并投入临床使用。 目的:观察颈前路融合过程中应用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颈椎病的近期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联合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颈椎病患者20例(21节段)。应用目测类比评分及日本骨科学会17分法对患者疼痛改善及神经功能情况进行评估,计算随访终末日本骨科学会17分法评分优良率。参考Bazaz吞咽困难评价标准评估患者治疗后吞咽困难症状,统计吞咽困难发生率。对比治疗前后颈椎正侧位X射线片,通过椎间隙高度恢复情况、椎间融合程度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评估近期临床疗效。 结果与结论:手术时间70-170 min,平均时间93.4 min;术中出血量20-260 mL,平均107.6 mL,住院时间4-9 d,平均5.3 d。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为13-20个月。治疗后2 d、治疗后1个月及随访终末,目测类比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0.01),日本骨科学会17分法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 〈0.01);随访终末日本骨科学会17分法评分优良率为95%(19/20)。2例患者治疗后1周内出现吞咽不适,1例为轻度,1例为中度,行对症治疗,1例治疗后2周内症状消失,1例治疗后2个月内消失。颈椎正侧位X射线片检查结果显示,随访终末椎间隙高度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恢复,椎间融合率95%(19/20),未发现椎间融合器及内固定螺钉松动、断裂、移位等并发症。提示颈前路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置入治疗颈椎病操作简便,对颈前组织损伤小,可明显缓解疼痛及改善神经功能,具有良好的支撑、固定及融合效果,能一定程度恢复椎间高度,治疗后并发症罕见,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关 键 词: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  颈椎病  近期疗效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