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早期子宫颈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分析
引用本文:易启华,陈琳,郑莹,陈思敬,徐流凤,董诗萌,.早期子宫颈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20,36(8):606-609.
作者姓名:易启华  陈琳  郑莹  陈思敬  徐流凤  董诗萌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科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妇科
摘    要:目的:探讨早期子宫颈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为临床是否切除盆腔淋巴结提供参考。方法:收集418例早期子宫颈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结果:患者发病年龄18~69岁,孕次0~11次,产次0~5次,体质量指数15.15~32.42 kg/m~2。临床表现以接触性出血及阴道不规则流血多见,分别占43.78%(183/418)及31.10%(130/418)。临床分期以ⅠB1期为主,有244例(58.37%);组织学类型以子宫颈腺癌普通型为主,有219例(52.39%)。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17.46%(73/418)。单因素分析发现术前未行新辅助化疗、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肿瘤直径、子宫颈间质浸润深度、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宫旁浸润、切缘浸润、阴道浸润、宫体浸润、输卵管转移是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FIGO临床分期Ⅱ期(OR 3.658,95%CI 1.950~6.680)、子宫颈间质浸润深度≥1/2(OR 4.962,95%CI 2.110~11.669)、淋巴脉管间隙浸润(OR 2.279,95%CI 1.190~4.363)、宫体浸润(OR 2.124,95%CI 1.115~4.047)、输卵管转移(OR 6.429,95%CI 1.473~28.063)是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早期子宫颈腺癌患者中,FIGO临床分期Ⅱ期、子宫颈间质浸润深度≥1/2、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宫体浸润、输卵管转移的子宫颈腺癌患者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应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关 键 词:早期子宫颈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盆腔淋巴结转移  高危因素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实用妇产科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实用妇产科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