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程序性坏死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中的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杨锐,赵翠娟,陈吉.程序性坏死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中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23,52(10):191-194.
作者姓名:杨锐  赵翠娟  陈吉
作者单位:内蒙古包钢医院,包头 014010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22YFSH0042)
摘    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已逐渐取代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B, HBV)成为进展性肝病的主要病因。但NAFLD的发病机制涉及多种理论研究,目前尚无定论。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是细胞生理活动中关键的一环,在NAFLD的进展中具有举重若轻的作用。因此本文就程序性坏死的发生、调控及与NAFLD的作用进行概述,为NAFLD的治疗方案提供新的思路。

关 键 词:程序性坏死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  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
收稿时间:2022/9/13 0:00:00
修稿时间:2022/10/15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医学研究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医学研究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