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 |
作者姓名: | 刘冉 王文礼 高垣 童秋瑜 马文 蔡娲 桑珍 沈卫东 |
| |
作者单位: |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201203; 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针刺麻醉研究所,上海,201203; 3 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上海,200023; 4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研究所,上海,201203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004444);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浦东名中医培养计划项目(PWRzm2020-05)——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名中医工作室建设项目;海派中医流派传承创新团队项目(2021LPTD-004);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20Y21902900);市级医院临床科技创新项目(SHDC22021210) |
| |
摘 要: | 近年来,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危害性大,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而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物疗效欠佳,且易产生耐药性。针灸凭借独特的优势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通过检索了近10年中英文文献,从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研究等总结了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相关研究。临床研究从普通针刺、电针、针药结合、灸法等疗法方面评价了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作用机制研究从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免疫、神经突触可塑性、脑源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及微RNA等探讨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存在如评价标准不统一,假针刺对照设置,针刺防治抑郁症复发率等问题,研究质量仍需要进一步提高。
|
关 键 词: | 针灸 抑郁症 临床疗效 作用机制 微RNA 突触可塑性 假针刺 随访研究 |
收稿时间: | 2022-04-10 |
|
|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中医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中医药》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