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预测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再骨折的意义
作者姓名:胡芯源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骨一科;
摘    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患者初次骨折后发生再骨折的影响因素,分析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对预测再发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我院178例确诊的50岁以上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初次骨折时检测患者血清BALP水平、骨密度值(BMD)、钙、磷及临床一般资料等,跟踪随访4年,以患者再发骨折为随访终点事件。采用Kaplan-Meier分析和多元Cox回归模型进行再发骨折的风险因素研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用于评判BALP的预测价值。结果 178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4年内30(16.9%)例发生再次骨折。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ALP、年龄、性别和BMD是患者再发骨折的独立影响因素。以BALP为预测标准,ROC曲线下面积为0.757,诊断临界点为29.0μg/L,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4.3%、63.8%。Kaplan-Meier分析显示BALP29.0μg/L患者骨折再发率较BALP≤29.0μg/L更高(p=0.026)。结论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发生再骨折的风险较高,检测血清BALP水平是有效可行的预测指标。

关 键 词:骨源性碱性磷酸酶  骨质疏松  骨折  ROC曲线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骨质疏松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骨质疏松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