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 目的分析某院儿科住院患儿发生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BSI)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布情况,为临床提供BSI的病原学分布特征。方法对我院儿科2009年6月-2012年6月72例确诊BSI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2例BSI住院患儿中,社区获得性BSI(CABSI)21例(29%),平均年龄4.45±3.84岁,合并基础疾病10例(48%),治愈率95%,医院获得性BSI(NBSI)51例(71%),平均年龄6.44±4.66岁,合并基础疾病50例(98%),治愈率86%(P值均<0.01)。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37株(51%)、革兰阴性菌31株(43%)、真菌4株(6%)。CABSI前三位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肺炎链球菌,NBSI前三位病原菌为大肠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CABSI中,MRSA、MRCNS分别占5%、10%,对万古霉素均敏感。NBSI中,MRSA、MRCNS均占2%,对万古霉素均敏感;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分别占4%、6%,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药物均敏感;真菌感染4例,其中白色念珠菌2例,近平滑念珠菌1例,对氟康唑、两性霉素B均敏感。结论 CABSI、NBSI均有着各自的临床特点,需区别对待。根据BSI病原学分布特征,合理有效的选用抗菌药物,对提高治愈率甚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