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乌药叶的毒理实验研究
引用本文:陶曙,江月仙. 乌药叶的毒理实验研究[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8, 28(18): 1548-1551
作者姓名:陶曙  江月仙
作者单位:1. 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浙江,杭州,310000
2.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浙江,杭州,310016
摘    要:
目的:观察乌药叶的安全性。方法:急性毒性试验采用最大耐受剂量法。结果:在遗传毒性试验中的Ames试验各浓度下,无论是否加入s9混合液,回变茵落数均未大于自发回变数的2倍,并且未见剂量一反应关系。而各阳性对照组均显示强烈的诱变作用。在骨髓细胞微核试验中,试验组动物在各试验剂量下,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出现率、PCE/成熟红细胞(RBC)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O.05),显示强烈的致突变作用;在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中,阴性对照组的精子畸形率为1.98%,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组)的精子畸形率为5.24%,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O.05),而试验3个剂量组的精子畸形率分别为2.04%、2.00%、2.08%,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大鼠30d喂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乌药叶3个剂量组大鼠的一般情况、体质量、食物利用率、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体比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乌药叶属实际无毒级,未见遗传毒性,长期服用是安全的。

关 键 词:乌药叶  毒理学  安全性

Study on toxicology of leaf of Lindera aggragata
TAO Shu,JIANG Yue-xian. Study on toxicology of leaf of Lindera aggragata[J]. Chinese Journal of Hospital Pharmacy, 2008, 28(18): 1548-1551
Authors:TAO Shu  JIANG Yue-xia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