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正>肾性骨病又名肾性骨营养不良,在慢性肾脏病的早期,就开始有肾性骨病的发生。当进展到终末期,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肾性骨病。肾性骨病的发病原因包括钙磷及维生素D代谢紊乱,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异常,酸碱失衡等。肾性骨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骨质疏松、骨关节疼痛、病理性骨折、软组织及血管钙化等,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水平。西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调节钙磷水平、降低甲状旁腺激素、补充活性维生素D等方法[1],但容易引起高钙血症和钙磷乘积的升高,需要时常检测血中钙、磷和甲状旁腺激素的浓度[2]。中医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患者体质,纠正各项生化指标,而且治疗副作用较小。本文就中医药对于肾性骨病的治疗进展进行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