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TAP技术与改良mini-Crush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
摘    要:目的比较TAP技术与改良mini-Crush(MMC)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1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AP组(A组)70例和MMC组(B组)68例。A组患者采用TAP技术,B组患者采用MMC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成功率,靶病变部位(左主干-前三叉、前降支-对角支、回旋支-钝缘支、右冠状动脉-后三叉)、病变特点(主支病变长度、边支病变长度、主支狭窄程度、边支狭窄程度、分叉角度)、置入支架情况(总支架数量、主支支架长度、边支支架长度)、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对比剂用量、PCI相关心肌梗死发生情况、随访12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形成、靶病变(主支、分支)再狭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PCI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靶病变部位、主支病变长度、边支病变长度、主支狭窄程度、边支狭窄程度、分叉角度,总支架数量、主支支架长度、边支支架长度,PCI相关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短于B组,对比剂用量少于B组(P0.05)。两组患者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形成、边支病变再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主支病变再狭窄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TAP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优于MMC技术,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和X线暴露时间,减少对比剂用量、降低主支病变再狭窄发生率。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