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股骨假体套筒翻修术治疗旋转铰链膝关节股骨假体聚乙烯套筒磨损题录
作者姓名:陶冶  付君  胡瀚文  郑清源  陈继营  倪明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医学部, 北京
基金项目:海淀重点研究专题 L222032
摘    要:目的探讨股骨假体套筒翻修术治疗旋转铰链膝关节股骨假体聚乙烯套筒磨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23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医学部治疗的旋转铰链型膝关节股骨假体聚乙烯套筒磨损患者21例, 男8例、女13例, 年龄63(38, 76)岁, 左侧11例、右侧10例, 体质指数为25.0(22.5, 31.0) kg/m2, 均为单侧膝关节翻修。接受铰链型膝关节假体至翻修的时间间隔为10.5(6.0, 17.0)年, 其中18例为初次翻修、3例为再次翻修。所有患者均因股骨假体聚乙烯套筒磨损而接受股骨假体套筒翻修术治疗。收集并记录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膝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 ROM)、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 HKA)变化程度和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 KSS)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为12.5(11.7, 13.4)个月。术前VAS评分为5(3, 7分), 末次随访时减小至0(0, 1)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721, P<0.001)。末次随访时, KSS评分由术前的(41.19±13.65)分降至(79.81±7.80)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60, P<0.001);HKA由术前的174.65°±5.20°提高至178.71°±2.7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33, P<0.001);膝关节ROM由术前的69.05°±34.37°增加至110.00°±10.1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60, P<0.001);患者膝关节稳定, 无被动屈伸松弛。结论股骨假体套筒翻修术治疗旋转铰链膝关节股骨假体聚乙烯套筒磨损可避免整体翻修造成的大量骨与软组织丢失, 术后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关 键 词:关节成形术, 置换, 膝  再手术  假体设计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