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作用机制 |
| |
作者姓名: | 施敏 刘富林 夏旭婷 张婷 |
| |
作者单位: | 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410208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603597);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9B424);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2018ZYX24) |
| |
摘 要: |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黄芪的活性化合物并预测其作用靶点,借助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黄芪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以“slow transit contipation”为关键词在OMIM及GeneCards数据库检索慢传输型便秘相关靶点,并与黄芪化合物作用靶点取交集,将共同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将PPI导入Cytoscape 3.7.2进行拓扑分析;利用R语言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其作用机制;通过Swiss Dock在线分子对接工具对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黄芪筛选得到20个活性成分,对应作用靶点189个,与慢传输型便秘的共同靶点143个,交集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7.2拓扑分析度值靠前的靶标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胱天蛋白酶3(CASP3)、白细胞介素-6(IL-6)。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生...
|
关 键 词: | 黄芪 慢传输型便秘 网络药理学 通路 靶点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
收稿时间: | 2020-07-29 |
|
|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中医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中医药》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