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ICL植入术后拱高的预测及研究进展
作者姓名:刘海歌  徐科  赵满丽  穆雅林
作者单位:中国河南省洛阳市,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河南省三门峡市,黄河三门峡医院眼科
基金项目:三门峡市科技计划项目(No.2019060315)
摘    要:近视被认为是在遗传-环境等因素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疾病,只能通过矫正手术恢复视力,目前的手术方式有角膜激光手术和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PIOL),其中PIOL具有矫正范围广、可重复手术、对角膜组织损伤小等优点,植入人工晶状体后就可获得较好的视力改善,可植入折叠透镜(ICL)植入术是目前其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手术方式。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后表面中心最高点与晶状体前囊膜表面的垂直距离被称为拱高,如果拱高异常则会带来严重并发症,术前可以通过多项检查来预测术后拱高,截至目前尚无最佳预测方式,本文以拱高为中心,讨论术后拱高的理想范围,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对现有预测方式做出分析,为日后的临床研究提供方向。

关 键 词: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拱高   近视   角膜水平直径   睫状沟直径   晶状体矢高   前房角直径
收稿时间:2023-02-24
修稿时间:2023-07-25
点击此处可从《国际眼科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国际眼科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