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束CT引导下VMAT-SB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肺部寡转移靶区边界和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 |
| |
引用本文: | 阎华伟,金献测,杨桂强,吴志勤,吴均,林宝钗,韩策. 锥形束CT引导下VMAT-SB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肺部寡转移靶区边界和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J]. 中国现代医生, 2022, 60(10): 134-138 |
| |
作者姓名: | 阎华伟 金献测 杨桂强 吴志勤 吴均 林宝钗 韩策 |
| |
作者单位: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中心,浙江温州 325000 |
| |
基金项目: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Y16H160046); 浙江省温州市公益性科技计划项目(Y20170754,Y20190181) |
| |
摘 要: | 目的:探讨锥形束CT引导下VMAT-SB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肺部寡转移的靶区边界和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中心VMAT-SBRT治疗的NSCLC肺部寡转移患者40例,56个寡转移灶,4DCT定位,55 Gy/5次,VMAT-SBRT隔天照射;每次治疗前CBCT获取校准前摆位误差,在线校正后再次CBCT获取校正后误差,SPSS 19.0统计分析校正前后误差,由扩边公式Mptv=2.5Σ+0.7δ计算临床靶区到计划靶区的外放边界。治疗结束后1、3、6、12、24个月和36个月复查增强CT,用实体瘤评价标准RECIST1.1评价疗效,用Kaplan-Meier法进行局部控制及生存分析,用RTOG的放射损伤标准评定急慢性毒副反应。结果:CBCT校正前后X、Y、Z方向靶区外扩边界,校正前:0.51cm、0.65cm、0.57cm;校正后:0.24cm、0.38cm、0.27cm。随访6-42个月,CR 22.5%、PR 60.0%、SD 10.0%和PD 7.5%,CR+PR 82.5%;1、2、3年的LC率为95%、84%和73%,1年、2年、3年的OS率为85%、68%、45%。放疗后急慢性毒副反应为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纤维化,均为0-2级,无3级及以上反应。结论:CBCT引导下靶区外扩边界明显缩小,VMAT-SBRT治疗NSCLC肺部寡转移毒副反应小,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高,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
|
关 键 词: | 非小细胞肺癌 CBCT SBRT 容积弧形旋转放疗 |
Target area margin,clinical efficacy and toxicity of cone-beam CT VMAT-SBRT in treat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 lung oligometastasis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现代医生》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现代医生》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