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术后早期脑电双频指数对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意识恢复的预测价值
作者姓名:刘健伟  程矫  甄勇  何亮  宋炳伟  耿平  胡建兵
作者单位:225000江苏扬州,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刘健伟、程矫、甄勇、耿平、胡建兵),神经外科(程矫、甄勇、何亮、宋炳伟)
摘    要: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脑电双频指数(BIS)对高分级(Hunt-Hess分级Ⅵ~Ⅴ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病人术后意识恢复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手术治疗的156例高分级aSAH,术后3 d记录BIS值,并计算BIS低值、高值、均值;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GCS评分评估意识恢复情况,GCS评分≥13分判定为意识恢复。结果 156例中,术后6个月意识恢复76例;意识未恢复80例,其中昏迷45例,死亡35例。意识恢复组BIS低值、高值、均值较意识未恢复组均显著增高(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BIS低值、高值、均值预测意识恢复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8(95% CI 0.682~0.834)、0.866(95% CI 0.808~0.924)、0.830(95% CI 0.765~0.895)。BIS低值≥41预测意识恢复的敏感度为73.7%、特异度为67.5%,阳性预测值为68.3%,阴性预测值为73.0%;BIS高值≥55预测意识恢复的敏感度为92.1%、特异度为75.0%,阳性预测值为77.8%,阴性预测值为90.9%;BIS均值≥47预测意识恢复的敏感度为86.8%,特异度为73.8%,阳性预测值为75.9%,阴性预测值为85.5%。结论 BIS能客观地反映脑电活动,可以预测高分级aSAH术后意识恢复情况,其中BIS高值预测准确性最高。

关 键 词: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电双频指数  意识恢复  预测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