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导管小肠插管双对比造影的应用和诊断价值 |
| |
作者姓名: | 庄凤弟 窦永充 |
| |
作者单位: |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庄凤弟),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窦永充) |
| |
摘 要: | 小肠插管造影在1929年首先由Pesquera报告(1,2),此后有许多作者进行了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未普及,直至1967年Bilbao和Dotter设计了一种带导丝的导管才被推广。1974年Sellink改善了BilbaoDotter导管,加了一根弯头导丝,更有助于导管进入十二指肠内,国内由于导管进口不便,此术尚水普遍开展,我院从1983年11月开始,采用国产导管和血管造影导丝,对81例病人进行了86次插管检查,74例(91%)获得插管成功现就其方法介绍如下,并简要讨论其诊断价值。
|
关 键 词: | 小肠 插管术 双对比造影 国产导管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