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肌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
引用本文:朱鲜阳,崔春生,张端珍,韩秀敏,王琦光,张坡,盛晓棠,陈火元.肌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1(Z1):137.
作者姓名:朱鲜阳  崔春生  张端珍  韩秀敏  王琦光  张坡  盛晓棠  陈火元
作者单位:沈阳军区总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先心病内科
摘    要:目的评价先天性肌部室间隔缺损(室缺)采用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01-6-16至2010-6-22,成功封堵肌部室缺21例(其中同时合并膜部室缺5例)。男10例,女11例,年龄4~35岁(平均12岁)体重13~74 kg,中位数38.8 kg。均可于胸左缘3~4肋间闻及收缩期反流性杂音,左心室造影显示肌部缺损左心室面直径为(8.9±4.8)mm。结果 21例均成功建立动静脉轨道,动脉进路选择右股动脉,静脉进路为19例穿刺右股静脉,2例采用右颈内静脉。选用的封堵器为美国AGA公司肌部室缺封堵器4枚,动脉导管未闭蘑茹伞2枚;德国pfm弹簧圈1枚;国产肌部室缺封堵器8枚;国产PDA封堵器6枚。一般选择封堵器直径>肌部室缺直径3~6 mm,本组为(9.8±2.8)mm。3例有残余分流者均为多发缺损,分流束≤2 mm,随访期间未发现封堵器移位和传导阻滞。结论肌部室缺发病率较低,仅占我院室缺介入治疗的2%,其特点是多发,且易低估缺损大小。经导管法堵闭肌部室缺成功率较高,疗效明确,操作安全,准确判断缺损的大小和位置,及操作者的经验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关 键 词:介入治疗  封堵器  肌部室间隔缺损  直径  动脉导管未闭  成功率  右颈内静脉  左心室造影  先天性  选择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