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玻璃体黄斑中心凹牵拉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分析
引用本文:窦宏亮,R.Gentile,R.Rosen,J.M.Liebmann,R.Ritch.玻璃体黄斑中心凹牵拉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3,21(9):699-702.
作者姓名:窦宏亮  R.Gentile  R.Rosen  J.M.Liebmann  R.Ritch
作者单位: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眼科,100088
2. The New York Eye&Ear Infirmary,New York,NY 10003
摘    要: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 ,OCT)定量分析玻璃体牵拉与黄斑裂孔形成的关系。探讨OCT检查对诊断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意义。方法 :OCT显示为玻璃体黄斑中心凹牵拉的 18例 ( 2 0眼 )患者进行随访。垂直和水平线性OCT经过黄斑中心凹 ,分析OCT图像 ,测量黄斑厚度及玻璃体后脱离 ,定量分析黄斑裂孔与玻璃体牵拉的关系。结果 :平均年龄为 63 2± 8 4岁 ( 5 0~ 77岁 ) ,男性 2例 ,女性 16例。临床诊断为临界黄斑裂孔 9眼 ,黄斑囊肿 2眼 ,玻璃体黄斑牵拉 3眼 ,黄斑囊样水肿 3眼 ,视网膜前膜 1眼及诊断不详 2眼。首次OCT图像显示玻璃体后皮质粘连在黄斑中心凹处 ,中心凹变平或隆起 ,神经上皮间呈低反射的囊肿。未形成裂孔眼的玻璃体后脱离逐渐增加 ,中心凹的隆起度亦随之增加。随访视力显著下降 (P =0 0 0 1,配对T检验 ) ;视力与黄斑的隆起度呈负相关 (r2 =0 5 3 ,P =0 0 0 3 ,Pearson相关分析 )。 2 0眼中 8眼 ( 4 0 % )形成黄斑裂孔 ,板层裂孔 1眼 ,Ⅱ期裂孔 5眼 ,Ⅲ期裂孔 2眼。裂孔形成组与未形成组的视力、黄斑厚度及玻璃体后脱离的差异不显著 (P >0 0 5 )。结论 :OCT对分析、诊断、监测玻璃体黄斑牵拉具有非常有意义的临床价值。玻璃体黄斑中心凹牵拉是裂孔形成的原因之一

关 键 词:玻璃体牵拉  黄斑裂孔形成  诊断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玻璃体黄斑中心凹牵拉
修稿时间:2003年1月1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