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03年至2012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Smith骨折的流行病学分析
引用本文:殷兵,张奇,王娟,陈伟,赵海涛,刘磊,李彦森,刘松,孙家元.2003年至2012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Smith骨折的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5,17(1).
作者姓名:殷兵  张奇  王娟  陈伟  赵海涛  刘磊  李彦森  刘松  孙家元
作者单位:050051 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河北省骨科研究所,河北省骨科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
摘    要:目的 调查10年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Smith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其变化趋势. 方法 利用医学影像计算机存档与传输系统及病案查询系统收集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10年间诊治的所有骨折患者资料,筛选出Smith骨折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A组,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B组,统计患者性别、年龄等数据,并对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及年龄段分布进行对比. 结果 共诊治Smith骨折646例,占同期尺、桡骨远端骨折的5.62% (646/11 496),占同期全身骨折的0.51% (646/126 479).男348例,女298例,男女比为1.17∶1.骨折按年龄段分布:11 ~ 20岁年龄段构成比最高(35.14%,227/646);按Thomas的Smith骨折分类方法:Ⅰ型骨折构成比最高(78.33%,506/646).A、B两组分别为280例和366例骨折,占同期尺、桡骨远端骨折的4.74% (280/5 905)和6.55% (366/5 591),分别占同期全身骨折的0.43% (280/65 267)和0.60% (366/61 212),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男女比分别为1.22∶1和1.1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Smith Ⅰ型骨折构成比分别为85.71% (240/280)和72.68% (266/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0年期间Smith骨折男性多于女性,多见于11 ~ 20岁年龄段,以Smith Ⅰ型骨折多见.与前5年相比,后5年患者性别构成比无明显变化,但Smith Ⅰ型骨折构成比降低.

关 键 词:流行病学研究  年龄分布  性别分布  Smith骨折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Smith fractures in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to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2003 through 2012
Abstract:
Keywords:Epidemiologic studies  Age distribution  Gender distribution  Smith fracture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