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D-二聚体、P-选择素、CNP在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作者姓名:韩开模  张芳玲  邵增光
作者单位:1. 233000 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2. 233000 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
基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608085QH188)
摘    要: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血清D-二聚体(D-D)、P-选择素(P-selectin)、C型利钠多肽(CNP)浓度的水平变化与TBI临床症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为进一步研究TBI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具有临床价值的信息。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3月至2019年5月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TBI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27)、中度组(n=33)、重度组(n=20),并随机选取同时期内非外伤颅脑疾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D-D、P-selectin、CNP水平并分析各指标间相关性;从入院治疗后对患者随访1年,根据随访期间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n=71)与死亡组(n=9),比较2组患者D-D、P-selectin、CNP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D-D、P-selectin、CNP与TBI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短期死亡危险因素,构建ROC曲线分析比较D-D、P-selectin、CNP对TBI的诊断价值。 结果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的D-D、P-selectin水平高于对照组,中度组、重度组的CNP水平低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P-selectin与TBI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CNP与TBI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1年随访期间,死亡患者共9例(11.25%);死亡组D-D、P-selectin高于生存组,CNP低于生存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D、P-selectin、CNP是TBI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D-D与P-selectin、CNP均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D-D、P-selectin、CNP联合检测对TBI的诊断价值高于单独检测(P<0.05)。 结论D-D、P-selectin、CNP水平与TBI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关注其水平变化;且D-D、P-selectin、CNP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预测价值。

关 键 词:创伤性颅脑损伤  D-二聚体  P-选择素  C型利钠多肽  
收稿时间:2019-09-23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