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3.0T MR扩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诊断直肠癌神经脉管侵犯的价值
引用本文:谢玉海,钱银锋,刘星,崔玲,曹莉,范影,石梦娟.3.0T MR扩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诊断直肠癌神经脉管侵犯的价值[J].放射学实践,2021,36(5):637-641.
作者姓名:谢玉海  钱银锋  刘星  崔玲  曹莉  范影  石梦娟
作者单位:236600 安徽,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影像科;230032 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236600 安徽,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肛肠外科;236600 安徽,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病理科
基金项目:太和县科技计划项目(20202304)
摘    要:【摘要】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DCE)在诊断直肠癌神经脉管侵犯中的价值。方法: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将39例直肠癌患者分为实验组(脉管和/或神经受侵,15例)和对照组(无脉管和/或神经受侵,2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3.0T MRI常规序列、DWI及DCE-MRI检查,比较两组间瘤体表观扩散系数(ADC)、指数化表观扩散系数(eADC)及DCE-MRI半定量参数[达峰时间(TTP)、信号增强比(SER)、平均强化时间(MTE)、正性增强积分(PEI)、最大增强线性斜率(MSI)]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瘤体的ADC值、eADC值、PE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P、SER、MTE、M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瘤体ADC取临界值0.918×10-3mm2/s、eADC取临界值0.403mm2/s、PEI取临界值1363.80时,诊断神经脉管受侵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67%和79.17%、80.0%和79.17%、53.33%和95.83%,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8、0.863和0.733。结论:DWI的ADC值和eADC值以及DCE-MEI半定量参数中的PEI对术前评估神经脉管是否受侵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参考信息。

关 键 词:直肠肿瘤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  磁共振成像  神经脉管侵犯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放射学实践》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放射学实践》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