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现代观点
作者姓名:吴宁
作者单位:北京协和医院
摘    要:慢性充血性心衰是各类心血管病的终末阶段 ,一旦发生心衰预后极差 ,重度心衰死亡率两年内 30 %~4 0 % ,6年内 67%~ 80 % ;轻中度心衰的 5年死亡率2 6% ,存活率比有的癌症更低。1 心力衰竭 (心衰 )的病理生理心血管疾病发展 ,为了代偿逐步降低的心排出量 ,导致体内一系列代偿机制 ,包括神经内分泌 (交感神经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的兴奋和激活及心室重塑。早期上述代偿机制可以提高心排血量 ,保持血液正常供应脏器和代谢需要。长时间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 ,产生的一系列反应直接毒害心脏和血管内皮。这些毒害作用使心肌细胞增厚、凋亡、坏…

关 键 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治疗 病理生理 预后
修稿时间:2001-05-18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