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云南省64例HIV-1独特重组毒株重组特征及流行病学分析北大核心CSCD
引用本文:刘家法,邓雪媚,李梦学,张芮,杨壁珲,雷素云,张米,李健健.云南省64例HIV-1独特重组毒株重组特征及流行病学分析北大核心CSCD[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2(4):388-392.
作者姓名:刘家法  邓雪媚  李梦学  张芮  杨壁珲  雷素云  张米  李健健
作者单位:1.云南省传染病医院艾滋病关爱中心检验科650301;2.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基金项目:云南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No.202102AA310005);云南省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经费资助项目(No.H-2019047,H-2018050)。
摘    要:目的 调查云南省64株HIV-1独特型重组毒株的重组特征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选择2017年云南省传染病医院样本库HIV-1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血浆样本,采样集时患者抗病毒治疗时间持续大于半年,同时收集其人口学信息,运用RT-PCR方法扩增gag-pol区半分子基因序列,使用RIP和jpHMM软件进行重组分析,采用MEGA6.06软件共同构建Neighbor-joining系统进化树对该毒株的同源性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64例独特型重组毒株主要以男性为主,感染途径以异性性传播和静脉药瘾为主,样本来源于云南省11个州市,主要来自于昆明、红河、德宏、临沧、大理和保山。64例独特型重组毒株主要有4类重组模式,分别是B/C重组、01_AE/B/C重组、01_AE/B重组和01_AE/C重组,分别占到70.31%、18.75%、7.81%和3.13%,其中4种不同类型的重组模式在不同年龄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株毒株在系统进化树上分别形成不同的进化簇。结论 云南省近年来重组毒株占比逐年增加,其重组的类型和模式比较复杂,对疾病的防控带来较大的困难,这提示应密切监测重组毒株流行趋势变化,同时加强对这一特殊人群的管理,以减少独特型重组毒株的传播。

关 键 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独特型重组  流行病学  重组特点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