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静态及动态功能网络连接研究
引用本文:张谍,陈影影,沈晶,都丽娜,谢青,敬丽,林琳,伍建林.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静态及动态功能网络连接研究[J].放射学实践,2024(3):335-341.
作者姓名:张谍  陈影影  沈晶  都丽娜  谢青  敬丽  林琳  伍建林
作者单位:116001辽宁,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张谍、沈晶、都丽娜、谢青、敬丽、林琳、伍建林);518116广东,深圳市肿瘤医院放射科(陈影影)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071911);大连市科技创新基金计划项目(2021JJ12SN38)
摘    要:【摘要】目的:探索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功能网络连接(FNC)的静态及动态变化特点。方法:收集33例ESRD患者及34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独立成分分析识别到6个静息态功能网络,即听觉网络、凸显网络、视觉网络、感觉运动网络(SMN)、执行控制网络(ECN)及默认网络。然后比较两组静态功能网络连接(sFNC)和动态功能网络连接(dFNC)相关参数的差异,并与神经心理测试进行相关分析。结果:sFNC分析显示ESRD组ECN与SMN的sFNC强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FDR校正),而且与执行功能评分[连线追踪测试A(TMT-A)]呈显著正相关(r=0.429,P=0.018)。dFNC分析显示ESRD组状态3的时间分数和平均驻留时间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状态2的时间分数(r=0.503,P=0.005)和平均驻留时间(r=0.412,P=0.024)与TMT-A评分呈显著正相关;状态4的时间分数与焦虑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372,P=0.043)。结论:本研究采用独立成分分析的方法揭示了ESRD患者静态及动态功能网络连接的特点,为深入理解ESRD患者神经病理损害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关 键 词:终末期肾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认知功能  功能网络连接  独立成分分析  动态脑网络
点击此处可从《放射学实践》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放射学实践》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